(资料图片)
与传统基建相比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,那就是企业担当主力。在交通、水利等传统基建中,无论是采取PPT、BOT还是BOO模式,大都由政府主导建设,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主导、企业主建。因此,企业活力是否充分激发,对建设成效有着重要影响。
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网将有可能发挥出“一网打尽”的优势。谁能在这张网里抢占一席之地,在“打基础”阶段率先布局,或许就能在产业红利释放期分得更多蛋糕。对企业而言,“东数西算”无疑是条诱人的新赛道。近年来,不仅涌现出一批专业从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、运营的企业,不少传统企业也纷纷落子,为数字化转型、开辟新领域做准备。
但是,产业投资潜力并不等于企业投资活力,企业的投资意愿高也并不意味着投资成效大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涉及的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设备、新理念较多,在其建设过程中,要素保障水平、项目服务机制、政策措施供给、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要求,与传统基建差异较大。同时,还要防止投资过热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。
如何将潜力变活力,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考验。其中,优化营商环境是基本功。无论传统基建还是新基建,良好的政务环境、法治环境、市场环境,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时候都是企业放心投资、安心发展的“标配”。此外,一些模式创新、路径创新是加分项。比如庆阳提出数算电融合发展,并开创性地与郑州、哈密合作推进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建设,可以避免与其他枢纽节点形成同质化竞争。
新,是“东数西算”的鲜明标签,是这项工程最大的魅力所在,但也意味着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。把握机遇,迎难而上,才能托起数字时代的底座,孕育出蓬勃生机,创造出无限可能。